文鳥原生種是俗稱的「黑文」,也就是爪哇雀,
原產地在印尼爪哇及馬來半島,
江戶時代經中國傳入日本由人類養殖馴化,
明治元年一位武士家族的侍女當做嫁妝,
將文鳥帶到彌富市,逐漸開始彌富市繁殖文鳥的風氣,
而白文鳥也是在當時突變出的新品種。
當初得知愛知縣彌富市為「白文鳥發祥地」,
身為白文鳥奴隸的我就一直掛念在心,
下定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去朝聖一下,
也所以今年規劃旅遊時,才會選擇彌富市附近的名古屋市當做進出點 。
彌富位於名古屋西邊約20公里處,
從名古屋搭乘近鐵大約40分鐘,
這個車站的動線及規模都有點像竹南站,
看來也是有電車痴漢出沒。
我們到訪這天是星期四,路上的人極少,相當寧靜,
車站前是「八一三塔」,看不懂八一三的意義,
但彌富市過去是飼養金魚及文鳥的重鎮,
故塔上也能看到二動物的身影(文鳥非常渺小就是)。
用完可愛的洗手間(女生是金魚、男生是文鳥),
大約15分鐘的路程幾乎沒見到行人,街道十分清爽乾淨,
路上的人手孔也都有金魚及文鳥的圖案唷!
(日本的上水及下水均由各地方政府業管,故各地政府會依地方特色訂製孔蓋)
小小的民俗文物館有三個員工,一個遊客也沒有,
應該是個好差事吧(菸)。
這時文物館剛好有金魚展覽,除了一些金魚可愛小物之外,還有很多活體金魚,
其中最可愛的就是這個臉上有泡泡的,
游泳的時候臉上的泡泡還會甩阿甩,
突然想到小時候的卡通-「娛樂金魚眼」。
一樓通往二樓的牆上有2位元(?)文鳥...
一台電視有5部短片可以選擇,其中一部便是介紹白文鳥的歷史,
現在飼養文鳥的風氣低落許多,彌富市的文鳥公會已經解散多時。
常設展示廳裡有部分舊時養文鳥的器具,
原以為白文鳥發祥地的石碑在民俗文物館附近,
看了這張地圖才知道有點距離,這也是我們唯一能找到石碑的線索,
向工作人員問了文鳥電話亭的地點,就在前往石碑途中的1號公路上。
走到一半想上廁所,就進了這間不知道是什麼的店,
進去才發現是小型百貨公司,裡面除了美容中心、兒童遊戲室、照相工作室還有一間超市,
大概就像「三商百貨」結合「家樂福」。
在禮品部意外發現文鳥圖案的甜點,當然要買。
這間超市的寵物貨架也有不少鳥物喔
值得一提的是熟食部有賣巨大玉子燒的壽司,價格實惠又十分美味。
文鳥電話亭就佇立在1號公路的大十字路口旁,
十分醒目,在這個人手一手機的時代還沒被摘掉真是可喜可賀啊...
而且整體保存得十分潔淨完好,連文鳥的肛門都清楚可見呢(羞)
彌富的街道上隨處可見金魚養殖場,
但觀賞鳥真的不見蹤跡。
繼續沿著1號公路走到近鐵「佐古木站」前轉彎,
然後又向前走了好一大段路,
以石碑照片問了7-eleven的店員,她也表示不知道位置,
往前走只有幾間平房、一望無際的稻田
幸好出發前把日本人的遊記照片全部印下來,
再用這張照片的背景比對街景,終被我找到了哇哈哈哈哈!
(多虧後面那棟黑房子的白窗戶XD)
文鳥石碑隱藏在路邊這間粉紅色神社的角落,一戶黑色民宅旁邊的草叢裡面(不誇張)
大老遠從台灣飛過來又走了這麼久,還不就為了這塊石頭~
1號公路旁的大型餐廳還蠻多的,
在這裡吃了美味的拉麵、逛了一下書店之後就回彌富站搭車回名古屋囉。
(以上地圖截自Google Maps, 然後街景也可以看到文鳥電話亭唷)
這一天下來走了大約7公里,雖然路很好走,
但如果能有充裕一點的時間,再往遠一點的鄉間小路逛逛,看看鄉間美景其實也不錯,
1號公路上除了餐廳,也有不少超市、家用賣場可逛,
如果還有鳥奴想要來朝聖,建議搭車到近鐵「佐古木站」,
雖是小站車班可能較少,但只要事先查好時刻表即可,
佐古木車站出口就有腳踏車出租,租輛車代步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多深入探索彌富。
後記:
回國之後拆開文鳥蛋糕,發現....大概有一半都過熟了,根本看不出文鳥圖案阿...
這些小蛋糕是出產自彌富市一家名為「桃樹」的甜點屋,
看官網照片也有「文鳥の里」裝飾哦,沒到現場看一下有點可惜呢....
吃起來有點像嘉義的「雪花餅」,內餡是各種口味的果醬,
但是口感很乾,跟好吃二字實在沾不上邊XD
不過官網上的年輪蛋糕、蒙布朗看起來都頗美味的,
如果有哪位鳥奴去彌富,幫我把這個小遺憾補回來吧~
彌富市官網文鳥簡介 http://www.city.yatomi.aichi.jp/gaiyou/buncho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