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智慧之家女主人Ruth帶我鑽進了新竹小巷品嘗了竹山意麵,
點起了我對哈瑪星汕頭麵的記憶。
說來慚愧,哈瑪星的小吃一直有所耳聞,
卻在30歲前夕我才鑽進渡船頭附近的巷弄,來到了代天宮前。
"哈瑪星"是源自日語的舊地名,瀕臨碼頭的哈瑪星,
在日據時代是繁華熱鬧的所在,現在,也只有老高雄人還稱呼這個地名吧。
一座古老的廟宇,並非只是供奉神像的所在,
一磚一瓦、一牆一柱,都也紀錄並傳承歷史與文化,
更凝聚著居民的生活。
若對代天宮想有進一步的了解,詳見高雄拍片網
先點了一碗招牌汕頭麵,搭配一碗扁食湯。
汕頭麵真的很陽春,除了細薄的麵條,就只有薄薄的三片瘦肉與幾片韭菜與豆芽,
連蔥花、肉燥的蹤影都沒有,亦沒有醬油的色彩。
但是一入口,真的不簡單,
麵條有彈性、不軟爛,伴隨著淡淡豬油香氣、淡淡蒜香與不知名無色調味料的鹹香,
清爽不膩口,在赤炎炎的陽光下依然開胃。
自行滴上醋與辣醬,又是另一番風味,
但動作得快,這細瘦的麵條放久了還是會變得軟黏。
餛飩湯底十分清淡,吃不出特殊的高湯風味,
餛飩的個頭小小的,皮滑Q,內餡就是絞肉拌鹽,
不特殊,就是懷舊而樸實。
移動到15公尺外的魚丸店,
菜單滿滿的,鼓山玲郎滿目的美食卻令人不甘心在此就填飽了胃,
於是點了招牌綜合湯與旗魚黑輪一試。
魚丸、蝦丸都小小的,但紮實而彈牙,
要是不小心滑落了湯匙,恐怕像乒乓球一樣彈得老遠,
湯底清淡不油不鹹,綴上芹菜末,非常清爽可口。
旗魚黑輪是真材實料的魚漿,
不像外地的甜不辣充滿了澱粉。
正午,廟口廣場的攤商大多尚未做生意,
只有一位賣烤黑輪的阿姨升起了炭火。
若要指出引起高雄人思鄉的禍首,非烤黑輪莫屬。
因為外地,就連美食的首善之都台南,都吃不到這一味。
在高雄必吃的下午茶,
瀰漫著炭香,些微酥焦的表皮、充滿韌性與海洋香氣的魚漿,抹上各店家獨特的醬汁與調味,
絕非鹹酥雞攤的炸甜不辣可以取代,
這家的特色是花生粉,讓黑輪又增添了堅果芳香。
代天宮地址: 高雄市鼓波街2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