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來到虎尾的遊客,都不會錯過這幾個景點:
一、布袋戲館:
雲林縣是台灣布袋戲最密集的行政區,
而布袋戲也是台灣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,
現在媒體發達,布袋戲不如三十、四十年代那樣興盛,
但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後,融入聲光效果與流行時尚,還是培養出不少偶迷族群。
二、故事館:
坐落在布袋戲館旁邊的故事館,原本是日治時期的官舍,
進入國民政府時期,移撥法院使用,
其後又經過民間文化團體極力保護,
又與地方民代合作奔走之下,才免於在都市計畫中被拆除。
小時候我家附近也有好多這樣的日式建築,
也不知道何年何月,他們就這樣默默地被從地表拔除,
變成光鮮卻冰冷的鋼筋混泥土大樓。
故事館除了建築本身完整,裡面有不少故事書,
逢周末也會舉行小型活動,當天就在這裡買了些無毒農產品。
順便一提,虎尾的名產之一是玉米,也可以買到帶葉子、極為新鮮的玉米筍。
三、虎尾糖廠
台灣到處都有糖廠,到糖廠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冰,
虎尾糖廠的選擇不像橋頭、小港或旗山糖廠這麼多選擇,
也沒有從小吃到大的紅豆酵母冰。
這花生冰味道太內斂,沒有炒到焦香。
還記得20幾年前在阿公店水庫,
大人不給我玩棉花糖機,這次終於有機會玩了!
(我還真會記恨啊!)
看著前面的兩個女生做得亂七八糟,
但是....這種甜死人的東西,
小時候怎麼會吃得下去啊?
四、毛巾觀光工廠
這裡最有名的應屬埒內里的興隆毛巾觀光工廠,
除了介紹台灣綿織業的興衰、毛巾的製作方式之外,
最吸引人的就是購買可愛造型的毛巾、浴衣等棉織品。
把毛巾變得可愛或是可口
假日也有DIY課程,教你把毛巾變成可愛的造型,
這樣一來毛巾也可以當禮物送人而不顯得忌諱。
隔壁也有一家雙星毛巾展售中心,
賣的是外銷日本的棉織品,質感超棒,
圖案也可愛,有許多非常適合嬰兒使用的紗布巾。
多數人會錯過的,是今年初才誕生的北溪里剪紙村,
目前應該還算是隱藏景點吧(?!)
從虎尾市區沿著158號縣道往土庫方向走,
到龍安宮的牌坊右轉即達。
經過牌樓一路開到底,在龍安宮前廣場停車後再一路往回走
這是一棟木樑磚造老建物,
現在是雜貨店,門口一群台語流利的孩子一邊吃零食一邊玩耍,
讓我回想起還沒有7-eleven的幼年時光。真的老了。
接著這道長牆是十二生肖,剪紙藝術的好題材。
老虎的睫毛很厲害
馬看起來也很好騎
喜氣洋洋的「春」字、報喜的鵲鳥、晨啼的公雞、奏嗩吶的猴子,
弄得這社區熱鬧非凡,春意盎然。
每棟建築物裡其實都有人居住,
從窗子傳出電視劇的聲音與飯菜香。
不過這片牆,好像,哪裡怪怪的?
原來是不小心塗出去了,小童噴鼻血。
未完成的...赤兔馬?
為了讚嘆公雞與錦鯉的標緻圓滿,
即使肥胖還是要漂浮一下。
池塘裡的荷花、錦鯉、金魚,
充滿初夏熱鬧的氛圍,這扇窗幾乎要被他們逗弄得笑了。
鄉間小路上的羊兒啊...你要去哪?
(羊兒曰: 俺只是來看熱鬧的)
此處是社區與虎尾科技大學合作,
在夜間利用投影勾勒再上色而成,
社區居民的共識,讓農村里的小社區注入展新的生命力,
卻又充分保有鄉間氣息,沒有銅臭汗臭的觀光味兒,
堪稱此日最有梗的景點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