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洪芋頭.jpg  

擔仔麵應該稱得上台南小吃的代表之一,

但除了以亮麗包裝躍上國際書刊的"度小月"以外,

大多數台灣遊客似乎不瘋這味傳統而看似平凡的小碗湯麵,

光顧過度小月的人大多數印象就是"小而貴"吧!

 

洪芋頭擔仔麵與度小月其實是同一家族的後代,

洪芋頭是第四代長子開的,度小月則是次子開的,

同樣是延續祖先珍貴的遺產,走的則是不同的道路。

 


前陣子買了這本書:24hrs,吃在台南:台南人的隱藏版美食地圖


看著才發現作者是一個我常瀏覽的部落格格主,

作者對食物的喜好與我十分相近(至少最愛的鱔魚料理前兩名,名單是一致的!),

我也相當欣賞他以外地遊子的身分細說台南美食故事的口吻,

而不似美食雜誌只是派記者花一兩天時間暴食、照相、採訪,

然後把火速把打光照片與粗淺文字排版後送出來的廣告作品。

 

每篇介紹,都令讀者彷彿親臨台南,慢慢享受咀嚼每一口食物、輕啜每一口茶飲,

同時聆聽古老的故事。

 

封面的蝦捲,便是來自洪芋頭擔仔麵,

這蝦捲受到作者大力讚揚,於是放在我心中好一陣子,

也該再拓展一下自己的美食地圖了!

再度前往最熟悉的台南,將洪芋頭擔仔麵列入首要目標。


擔仔麵相較於度小月,較有份量,以火燒蝦頭精燉慢熬的清澈湯汁,鮮甜甘美,

與擔仔麵的靈魂-肉燥相伴,更增添了油脂、蔥頭的香氣,

彈牙的黃油麵包覆著香味濃郁的湯汁與肉燥,滑順、圓融,

這流傳了百年的肉燥,

果然不是百貨公司美食街號稱擔仔麵的攤位可以比擬的。

也難怪許多老一輩的長輩都說,他們是洪芋頭的忠實客人。


 

洪芋頭-擔仔麵.jpg  

 

還記得第一次嘗到周氏蝦捲的驚艷,如今已不復存在了,

不知道是錯覺還是味口被養大了,

總覺得蝦少了、油瀝不乾、價格貴了,

光鮮的裝潢、現代化與多角化經營方式、團團的遊覽車包圍與分店的拓展,

就是少了當初那份運河旁昏黃店面裡的人情味兒。

 

那份感動,我在洪芋頭找回來了。


切成兩半的蝦捲明顯可見肥美的蝦肉與翠綠的芹菜珠子,

金黃的表皮包覆著的蝦肉餡,滲著油亮的湯汁,

顧不得拍張好照片,便霑了芥末油膏佐薑片咬下,

外皮酥脆到會發出聲響,而內餡則是香、軟,

極度明顯的海洋味竄入腦門,接著是芹菜的脆與辛香,

美妙極了!

 

洪芋頭-蝦捲.jpg  

魷魚在南部小吃店裡常以配角的方式出現,

雖是配角,它的價格通常不便宜,

但總令人回味無窮,除了魷魚的品質、泡發技巧之外,

每一家店獨到的沾醬配方,是老饕們選擇死忠店家的要素。

台南的魷魚沾醬通常是甜中帶酸,還有薑末的辛辣。

洪芋頭-魷魚.jpg  

 

到四月了,天還是冷,

這篇食記寫到擔仔麵的時候腦海裡縈繞著那醇厚的湯頭風味,

餓得我直打哆嗦。

我想,我也成為洪芋頭擔仔麵的忠實客人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鳥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